目录
DNS 安全相关问题探讨
一、DNS 的基础知识
(一)DNS 的定义
(二)DNS 的作用
二、DNS 面临的攻击及防御
(一)DNS 面临的攻击
(二)DNS 的防御措施
三、DNS 解析故障相关问题
(一)DNS 解析故障的定义
(二)DNS 解析故障的原因
(三)DNS 解析故障的检测工具
(四)DNS 解析故障的严重性
(五)DNS 解析故障的修复方法
DNS(Domain Name System)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在将域名转换为对应 IP 地址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DNS 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和可能出现解析故障的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 DNS 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作用,面临的攻击、防御措施,以及解析故障的原因、检测工具、严重性和修复方法,并在相关部分添加命令或代码示例,展示攻防过程。
一、DNS 的基础知识
(一)DNS 的定义
DNS 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实现域名和 IP 地址之间的相互映射。它把我们访问的域名地址转换成对应 IP 的地址,是 Internet 上域名转换 IP 和 IP 转换域名的服务系统。当用户在 URL 输入一个地址时,计算机通过 DNS 域名服务将主机名解析成为 IP 地址,这样用户就可以使用更容易记忆的主机名而非 IP 地址来访问 Internet 上的特定主机。
(二)DNS 的作用
DNS 服务主要用于提供主机名到 IP 地址的转换。这类似于黄页提供人的姓名及相应电话号码的作用,因为互联网上的主机都是用 IP 来进行标示的,但 IP 地址不易记忆,而域名相对更容易被用户记住,所以 DNS 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访问体验。
二、DNS 面临的攻击及防御
(一)DNS 面临的攻击
DNS 存在几个主要的安全隐患,容易遭受以下攻击:
DNS 欺骗(缓存感染、DNS 信息劫持、DNS 重定向)
攻击原理:攻击者通过欺骗手段篡改 DNS 缓存或劫持 DNS 信息,从而将用户引导到恶意网站。攻击示例代码(模拟 DNS 欺骗攻击,仅用于演示原理,实际操作可能涉及法律问题):
import socket
def dns_spoofing():
# 创建一个UDP套接字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 绑定到本地的一个端口(这里假设是53端口,实际DNS端口为53)
sock.bind(('127.0.0.1', 53))
while True:
data, addr = sock.recvfrom(1024)
# 这里可以对收到的DNS请求进行篡改,例如将目标域名替换为恶意域名
spoofed_data = data.replace(b"example.com", b"malicious.com")
sock.sendto(spoofed_data, addr)
dns_spoofing()
拒绝服务攻击(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攻击原理:攻击者发送大量请求,使 DNS 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正常提供服务。攻击示例命令(使用 hping3 工具发起简单的 DoS 攻击示例,实际操作可能涉及法律问题):
hping3 -S -p 53 --flood target_dns_server_ip
缓冲区漏洞溢出
攻击原理:利用 DNS 服务器软件的缓冲区漏洞,攻击者可能获取服务器的控制权。
(二)DNS 的防御措施
网络架构层面的防御
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 DNS:将内部网络 DNS 和外部网络隔开,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方法。例如,可以通过防火墙规则设置,限制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 DNS 流量。分散 DNS 服务器部署
不要将所有 DNS 服务器放在同一区域:建议在不同区域部署 DNS 服务器,并确保其连接至 Internet 的出局链路不同。例如,在域环境中,不要将主从 DNS 服务器放在同一处,避免因某条链路遭受攻击而导致所有服务器受影响。以下是一个检查网络连接链路的命令示例(以 Linux 系统为例):
ip route show
拥有多台 DNS 主服务器:在域中设置多台 DNS 主服务器,这样即使一台主服务器遭受 Dos 攻击,其他主服务器仍能提供服务。限制 DNS 服务器的访问权限
限定主机发起区域传输和递归查询:通过配置 DNS 服务器,限定哪些主机能够发起区域传输和递归查询,从而限制请求。例如,在 BIND 服务器中,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规则。使用非 root 权限运行 BIND:使用非 root 权限运行 BIND(如/usr/local/sbin/named -u usera),可以降低因服务器被攻破而导致的系统风险。
服务器配置层面的防御
隐藏 BIND 版本号:阻止想要获取 BIND 版本的 CHAOS 查询,从而隐藏 BIND 版号。这可以通过配置 DNS 服务器软件的相应选项来实现。及时更新系统补丁:确保 BIND 等使用的是最新稳定版本,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可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关闭不必要的选项:关闭 DNS 服务器的glue fetching选项(如option no-fetch-glue),可以减少服务器的安全风险。使用高强度身份验证机制(DNSSEC):DNSSEC 使用了 PKI 和数字签名,这样 DNS 服务器可以验证消息的来源,从而确保没有欺诈行为和潜在的恶意行为。虽然在当前 Internet 基础设施中,DNSSEC 尚未大量部署,但它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保护关键文件
保护 HOSTS 文件:将 HOSTS 文件设置为只读文件,并实施主机型 IDS,检测关键文件修改企图。以下是一个设置 HOSTS 文件为只读的命令示例(以 Windows 系统为例):
attrib +r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三、DNS 解析故障相关问题
(一)DNS 解析故障的定义
DNS 解析故障是指在域名解析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确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 IP 地址,就像邮差生病无法将酒店地址对应到经纬度一样,使得用户无法顺利访问网站。
(二)DNS 解析故障的原因
DNS 服务器本身问题:例如 DNS 服务器遭受 DDOS 攻击,像美国的 DNS 服务商 DRY 的 DNS 被 DDOS 的事件,就造成了美国大范围的网站无法访问。DNS 配置问题:如域名或者 IP 设置错误等。本地文件配置问题:客户机或者服务器本地的 hosts 文件配置不当等。
(三)DNS 解析故障的检测工具
常见的检测工具有nslookup、host、dig,还有ettercap。以下是一些使用这些工具的示例:
使用nslookup检查域名解析情况:
nslookup jd.com
如果不能正常返回jd.com的 ip 或者返回的jd.com的 IP 异常,即说明存在故障。 2. 使用host工具检查域名解析情况:
host jd.com
使用dig工具检查域名解析情况:
dig jd.com
(四)DNS 解析故障的严重性
DNS 解析故障可能导致正常网站无法打开,严重影响网站的正常运营。恶意的解还可能造成钓鱼攻击。如果本地运营商 DNS 没有被污染,那么只会导致用户电脑看不到相关网站,简而言之就是会出现 “找不着路” 和 “带错路” 的情况。
(五)DNS 解析故障的修复方法
本地检查和修复
查看本地host文件和本地 DNS 地址设置是否正常。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host文件:
notepad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使用ipconfig查看 DNS 地址是否正确,还可以尝试执行ipconfig/flushdns命令清除本地缓存。 2. 排查 DNS 服务器问题
首先查看是否存在解析故障,如使用nslookup检查域名解析情况。如果发现故障,查看 DNS 服务器。可以通过ipconfig -all找到本地的 DNS 服务器,尝试更换成其它 DNS 服务器,如问题解决,说明是本地的 DNS 服务的问题,继而去排查 DNS 服务器是否存在问题,或者也可以尝试更改本地的host文件直接添加真实 IP 和域名地址,如:111.206.227.118 jd.com,继而观察是否能够继续访问。排查思路通常是:
有没有存在解析问题;是不是本地客户端的问题,包括host的配置;是不是 DNS 服务器的问题,有没有被 DDOS,有没有配置出错,有没有被劫持和污染。
DNS 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互联网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了解 DNS 面临的安全问题和解析故障的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应的防御和修复方法,有助于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访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