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因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发疼痛等症状。缓解方法有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等。
1. 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可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疼痛。一般需严格卧床3 - 4周,期间避免坐起或站立,让腰部肌肉放松,利于受损组织修复。
2. 物理治疗:热敷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以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20 - 30分钟,每天3 - 4次。按摩可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疼痛,但需专业按摩师操作,避免加重损伤。牵引可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能缓解腰部肌肉紧张。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4. 康复锻炼:小飞燕动作可增强腰背肌力量,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 - 20次为一组,每天做3 - 4组。五点支撑法也有类似效果,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 - 30个为一组,一天可做2 - 3组。
5.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出现下肢肌力减弱、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等。
腰椎间盘突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缓解方法。病情较轻时,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