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道教和民间信仰水乳交融,历朝历代很多道士精通厌胜术,而民间厌胜术的施法也经常通过礼拜道教神灵等实现。
今天,我们在影视特别是宫斗剧中最常见的厌胜术就是所谓的扎小人,即在纸上画小人或用桐木刻小人,写上要诅咒人的生辰八字,天天用针扎,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据可查的,例如西汉的“巫蛊之祸”,曹丕赐死甄夫人,唐高宗废王皇后,都是因厌胜诅咒之术而起。
厌胜术可以针对人,也可以针对物。
如传说中秦始皇开凿秦淮河,就是为了阻断东南王气;明成祖迁都北京,在元朝内廷延春阁遗址上堆土成万岁山,也是一种地形上的厌胜之法。
厌胜术方法五花八门,除了上述对人进行诅咒等负面效应的,也有通过镇物来祈求神灵护佑的办法,坊间称之为“吉祥厌胜”。
如1969年天安门落架重建,拆除原有建筑时,有经验的古建老师傅就从脊瓦正中找到一个宝匣,里面放着金元宝、朱砂、红宝石、五谷等物。同样,在故宫太和门、太和殿、保和殿等几乎所有宫殿建筑的正脊里都发现过镇物宝匣。
这宝匣就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国运亨达的厌胜镇物。
实际上,古老的厌胜术早已经走出国门,遍布汉文化圈。在日本和朝鲜的古籍记载中,多有利用厌胜术为各种目的服务的记载。
所谓术法,不管是道门正法还是民间法术,终究只是为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法门而已,正信道教徒承认术法的存在但不过分追求和执着于术法,正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也就是道为体,术为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学术先需明道,才能大成,若不明道,终是小器。故道为纲,术为目,纲举目张。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道为本,术为末,若本末倒置,则一世殆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